资讯 更多 >>
海亮股份:铜箔项目首条生产线开始...
河南4名阳性人员私自返乡并瞒报情况...
山西吕梁:发现盗采矿产资源行为可举报
受害方律师:接法院通知,乐安命案...
橙色——“柑橘院士”邓秀新心中最...
刷视频相认的双胞胎姐妹:两次创业...
四川通报2021年秋冬季首批大气污染...
首轮筛查:天津73443人全部阴性!
首席气象预报员张霞:30年坚守筑牢...
杭州火灾系二房东与房客纠纷引起 ...
动态更多 >>
你们,温暖了2021
西安市新增27个中风险地区 目前有1...
广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
哈尔滨市全域均为低风险地区
寒潮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 四川盆...
昆明至哈尔滨一航班发现1名入境复阳...
陕西研考:封控区内考生在原报考点...
北京今日最高气温仅5℃ 明起强冷空...
那年今日 | 历史上的12月22日发生...
我要找债主
美籍酿酒师在崇礼:中国是第二故乡...
河南项城报告2名疑似新冠肺炎病例 ...
浙江绍兴确诊病例首次零新增 上虞...
广西东兴实行全员居家隔离 启动口...
新疆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 “富春山...
云南瑞丽市主城区全员核酸检测结果...
内蒙古满洲里累计治愈出院本土确诊...
孙海洋夫妻驱车山东阳谷:还在为孙...
大国工匠追梦“玉米强国”40载:用...
让南海“海洋热带雨林”斑斓多彩
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 关注 > >> 正文
 
山东海工发展后劲足-全球即时
来源:中国水运报     时间:2023-05-17 11:10:57

日前,随着新装600T主吊机起升及吊重实验结束,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完成“海龙瑞彩”平台风电安装升级改造项目。据了解,该项目平台桩腿增高5米,海上作业水深可增加至约70米,总体性能较之前大幅提升,具备安装以及维修保养10MW以上海上风机的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山东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重点突破船舶和海工装备产业链,推进现代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

盘活船舶海工资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山东的优势和潜力在海洋,而耕海探洋的步伐快不快、稳不稳,同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发展相关。

2022年,山东省船舶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落户青岛西海岸新区,助力新区打造国际一流的船舶海工基地。

依托海西湾船舶海工产业基地,青岛西海岸新区船舶海工产业集聚起100余家船舶海工制造及各类配套服务企业,形成了以修造船、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为主,以低速柴油机、曲轴、船用锅炉等为配套的产业链条。

据了解,青岛西海岸新区创新“五个一”工作机制,形成多方共赢的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格局,多个“大国重器”纷纷从海西湾驶出,标志着新区船舶海工产业由“造壳”向“造心”加速迈进。

今年5月,随着全长5000米的动态海底电缆完成敷设,由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建造的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施工作业全部结束,投产在即。据悉,“海油观澜号” 为全球首座水深超100米、离岸距离超100公里的“双百”海上风电项目。

“海油观澜号”。

此外,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培育了以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船舶海工产业迅速发展起来。

青岛西海岸新区工信局副局长李建军表示,“进一步激发企业联合创新活力,推动一批船舶关键设备成果转化落地,孵化一批造船设备设计制造优势企业,组建一批船舶产业高层次人才团队,进一步巩固在船舶海工装备领域的领先地位。”

持续推进能源转型

“我国航运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不仅有助于实现‘双碳’目标,协同减少空气污染物排放,航运业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环境资源所总工程师李悦曾表示。

2月6日,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举行为stena公司建造的第12艘E-Flexer高端客滚船W0275开工仪式。据悉,该船为新一代客滚船安全、舒适、绿色、环保的典型代表,配备LNG双燃料系统及大容量的电池系统,可满足日益严格的海洋环境和港口航道要求,同时,在多种作业工况情况下配备能效管理系统,可为船舶规划最优航行模式。

据相关人士介绍,当船在靠港的时候,可以用蓄电池供电来辅助靠港,由港口的岸电给船上各个系统来供电,真正实现了在港口的零排放,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以在船上节省300余吨燃油。

近日,中集来福士与挪威Havfram公司确认并签署第二条全球最新一代系列风电安装船合同EPC总包建造合同,交付后将用于欧洲风场运输安装施工服务。该项目是中集来福士作为全球主要风电装备制造商的又一个系列风电安装船,继续推行绿色之路并为全球减碳事业持续贡献力量。

据了解,该项目是全球最新一代风电安装船,由荷兰GustoMSC提供NG20000X型设计,相关基础设计由GustoMSC与中集来福士共同完成。该型设计能够安装转子直径超过300米的海上风力涡轮机,以及重达3000吨的XXL单桩。该船舶容量已针对高可变甲板载荷和未来十年预期的极端起升高度进行了优化;同时采用了最先进的电池混合动力传动系统,与之前的船型相比,每安装MW的碳排放量减少了70%以上,是目前全球可再生能源供应链中最紧缺的核心装备。“我相信双方的联手合作必将为海上风电行业做出贡献,并助力全球能源转型,打造一个更可持续、更绿色的世界。”中集来福士集团CEO兼总裁王建中表示。

产业发展迈向深海

船舶海工业作为山东向海图强的重要战略“支点”,按照山东省“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山东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规模保持在全国前三位,产值占全国的30%左右,产值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助推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经略海洋的山东,海工智能制造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广阔蓝海。

近年来,山东省重点船企大力推动智能制造,快速提升船舶建造质量和效率,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助力船舶海工业发展迈向深海。例如,交付世界最大的圆筒型“企鹅”FPSO、全球首台新型高压双燃料主机、国内最大海上风电自升式勘探试验平台“中国三峡101”、青武麦承揽建设全国首个出口深海采油平台……

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

除此之外,在烟台1071公里海岸线的拥抱里,在1.23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上,“耕海1号”“国鲍1号”“经海001号”“长渔1号”等海洋牧场,进行着“藏粮于海”的大变革,弹奏着“经略海洋”的美妙乐章。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海洋装备产业处处长韦伟表示,山东高度重视船舶海工装备产业,并以实施船舶海工装备标志性产业链链长制为总抓手,聚焦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高技术特色船舶、高端海工装备、核心配套三大领域,瞄准“深海极地绿色智能”四大方向,进一步研究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调结构、补短板、增新品、强配套、优链条、育集群,着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关键词:

上一条: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提质扩面 下一条:最后一页